虫情及重大病害预警系统
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及时监测可以提前预警,采取防治措施,降低损失。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虫情及重大病害预警系统通过长期监测数据可帮助分析病虫害发生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信息吧!
虫情及重大病害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IoT)、AI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农业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田间害虫种群动态和病害发生趋势,提前预警,指导科学防治,减少农药滥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1.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虫情监测模块
虫情测报灯(自动诱捕计数)
利用紫外光/性诱剂吸引害虫,自动拍照识别种类和数量。
适用于蝗虫、稻飞虱、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
智能诱捕器(专一性诱捕)
针对性诱杀小菜蛾、梨小食心虫等特定害虫。
无人机/遥感监测(大范围虫情扫描)
结合多光谱成像,发现早期害虫聚集区。
(2)病害监测模块
高光谱/多光谱摄像头
通过叶片反射光谱识别稻瘟病、小麦锈病、霜霉病等病害早期症状。
环境传感器(温湿度、叶面湿度)
结合气象数据预测高发病风险期(如连续阴雨易发霉病)。
AI图像识别(手机APP拍照诊断)
农户拍摄病叶,系统自动比对数据库给出病害类型和防治建议。
(3)数据分析与预警平台
虫情/病害大数据模型
结合历史数据、气象条件、作物生育期,预测爆发风险。
多级预警
通过短信、APP、微信推送防治建议。
联动防控
自动触发无人机喷药或智能灌溉系统调节田间湿度。
2.核心功能
害虫自动识别计数:减少人工查虫误差,精准掌握虫口密度。
病害早期诊断:在肉眼不可见阶段发现病害,提高防治效果。
环境风险预警:高温高湿天气提前预警,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防治方案推荐:提供生物防治/化学农药选择,避免盲目打药。
数据长期存储:分析虫害年际变化,优化种植策略。
3.适用场景
大田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监测迁飞性害虫(如蝗虫、稻纵卷叶螟)。
经济作物(果树、蔬菜、茶叶)——预防蚜虫、红蜘蛛、炭疽病等高发问题。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调控环境,减少灰霉病、白粉病发生。
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依赖,符合认证标准。
4.使用效益
减少农药使用:精准施药可降低农药用量。
提高防治效果:早期干预可使病害损失减少。
节省人力成本:替代人工巡查,效率提升多倍。
虫情及重大病害预警系统是智慧农业的核心应用,尤其适合规模化种植、绿色农业、高价值经济作物。选择合适的设备组合(如虫情灯+多光谱相机+AI诊断APP),可大幅提升防控效率,降低损失。更多相关设备参数、价格以及研发企业信息,可电话或在线咨询。